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1日电 题:广西金秀:守山护水 美了瑶都富了瑶民
作者 黄露 穆德爽
九月的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金田村社村屯,甜茶青翠,八角飘香。潺潺流淌的社村溪是金秀河的支流,见证了金田村的旧日时光和美好今天。
综合整治后的社村溪。 黎军 摄
守瑶乡清流护瑶水安澜
“以前社村溪就是条‘垃圾河’,河岸边鱼棚、简易屋乱搭乱建,不仅影响村容村貌,也影响村民们的生产生活。”金田村党支部书记、金秀河金田村段河长金任刚说,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与河长制的实施,那些乱搭乱建的简易棚被全部拆除,社村溪及堤岸也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2023年5月雨季来临时,金任刚在巡河时发现社村溪靠进村口停车场的河堤垮塌,严重影响社村屯的财产安全及下游农田灌溉。他立即将情况上报给金秀镇政府并申请社村溪治理项目。很快,金秀镇政府批复了该项目并投资近80万元对社村溪600米长的河道、堤岸进行整治和微景观打造。2023年12月,随着该工程竣工,这条古老的河流以崭新的姿态在社村屯流淌。
“社村溪治理既稳固了堤岸,又保护了农田,同时还提升了溪流景观,让村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”金任刚说,随着乡村环境的不断改善,热衷于乡村游的游客逐渐增多。为更好的保护乡村环境,2021年,金田村由党员干部成立了一支25人的志愿者服务队,每逢雨天、节假日等开展不定期巡河护河及乡村清洁活动。
金秀县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梁雪姣表示,为守护这股清流,2021年以来,该县每年都举办“保护母亲河”系列活动,除县、镇(乡)、村共7名河长日常巡河护河,推进河湖“清四乱”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外,还进行多元化的爱河护河宣传活动。同时,增设9名公益性岗位对金秀河河堤进行日常管护。每年春社节(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)还进行增殖放流活动,邀请旅客共同参与,共建共治共享大瑶山水环境。
璀璨的瑶乡文化护山水长绿长清
“功德节”是瑶族人民纪念先贤美德、以架桥铺路等行善积德行为主要内容的盛大活动。其中,感恩先贤的“石牌律”等纪念活动也常在活动中体现。
“瑶族功德节”非遗传承人苏少华介绍,瑶乡人民能世代和谐相处,金山秀水长绿长清,都源于古老“石牌律”,即瑶族先人们按照当地习惯,将保护生产生活为目的的管理处罚条例记录到石牌上,类似“鱼不能乱捕,草药不能除根”等条款,石牌都有规定,大家共同遵守。瑶乡人民也因此在金山秀水间形成了重信守约的美德。
金秀镇六拉村党支部书记、金秀河六拉村段的河长全泽斌介绍,“石牌律”演变成现在的“村规民约”后,仍将“爱山护水”使瑶乡永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,六拉村的每一个村民都成了金秀河的保护者。
茶山瑶民族文化发展协会会长刘保成介绍,除功德节外,古老的金秀河,还孕育出“做洪门”“蒙虢三元舞”“瑶族香哩歌”“瑶族蒙舞”、瑶族编织与刺绣等多种非遗习俗,为金秀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。该协会还定期开展瑶族语言及瑶族香哩歌等多种非遗传承培训班,目前已培训3000余人次。
游客前来购买鲟鱼。陈惠 摄
以水为脉 产业兴生态美
金秀河源头的金秀镇六拉村奋战屯村民赵成明的庭院中,建有11个中华鲟的养殖池,清澈透明的池水中,大大小小中华鲟游来游去,来买鱼、“借”地煮鱼品鱼的游客络绎不绝。
赵成明的大女儿赵丹介绍,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。她家养殖鲟鱼的水取自金秀河的源头水源,清冽甘甜无污染,虽相对来说鲟鱼增重较慢,但肉质紧实无腥味,深受广大游客喜爱。现在,姐妹两家与父母共9口人,年收入20多万元,靠养殖鲟鱼生活越过越好。
随着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,“世界瑶都”金秀传统的瑶医瑶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。座落在金秀河畔的瑶医医院副院长赵汇林介绍,2023年,该院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康养、保健及治疗的游客和患者共8万多人。为实现瑶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和供应,医院目前在大樟乡互助村建设专门种植鸡血藤、阳春砂仁等的规范化瑶药示范基地共2000余亩,以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带动种植中草药村民100余人,每年为务工农户发放工资共70多万元,为互助村集体经济创收3.5万元。
广西德坤瑶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昌民介绍,该公司除拥有500余亩种植示范基地外,还在金秀镇共和村、罗孟村等地设有收购点,用于收购村民采摘和种植的中草药金额达1000多万元,受益村民达590人。
金秀河沿岸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,为瑶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保障。可以说,金秀县的大部分村民都端起“生态碗”吃上了“康养饭”。但瑶乡人民深谙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,以古老的“石牌律”打开生态保护的新密码,爱金山护秀水,以实际行动书写“世界瑶都”的生态答卷,走出一条文化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发展新路。(完)